念佛三昧
时间:2024-01-22 16:34 来源:未知 作者:清凉 点击:次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 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 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 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 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 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 乎。 (增广卷一·复袁福球居士书) 念佛以信愿为主,有真信切愿,决定得往生。至于证三 昧,不可不发此心,实则今人绝少证三昧者。以能证念佛三 昧,现生便已超凡入圣矣。切勿等闲视之。 (三编卷第二·复 陈士牧居士书一) 今则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当必 亲证念佛三昧,临终定登上品。但办肯心,决定成就。然世人 念佛者多,证三昧者甚少甚少。良由未能通身放下一念单提。 故致心与佛难得相应也。座下之放下既真切,决无不得之理。 (增广卷二·复法海大师书) 彼念佛发光,乃属魔境。急为写信,令勿以为是,久则自息。 倘以此为圣境现前,则将来恐致魔鬼附体,著魔发狂,不可救药。 良以吾人从无量劫来,所结怨业,无量无边。彼等欲来报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报。因彼想好境界,彼怨业遂现其境界,令彼起欢喜心, 谓我修行功夫到家, 或谓我已成圣道。由此妄念坚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窍。 则发颠发狂,佛也不能救矣。 世多有用功修行,发颠发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摄心正念上用功。 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圣。 由终日唯以妄想圣境为事,如饮毒药,昏乱无知, 谓天转地覆,神奇鬼怪。实则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 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散,天日昭彰矣。 印光大师《复陈士牧居士书五》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 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①诚言,宁成念佛三昧? ①顾命:言临将死去,回顾而为语。喻指释尊临涅槃时的教 示。 蕅益《灵峰宗论》 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 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 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今之小知见人,稍有一点好境界,便自满自足,以为我得了三昩了,此种人, 十有九人皆著魔发狂。以心念与佛相隔,与魔相合,故致然也。 (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P172) 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信不容易。但既三根普 被,又不宜一味说难。且七日一心不乱,不可判浅 ; 夜夜伴佛眠,不可判深。盖一心不乱,有事有理。 事一心已不容易,理一心,何容强臻?而共眠共起之 佛,不过本具性德,蠢动皆尔,非关修证,殊未稀 奇。若达共起共眠之佛,仍炽然言念无间,方得名理 一心。若未达共起共眠之佛,一味言念他佛,念至 打成一片,得见他佛,即顿悟共起共眠之佛矣。势至 云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十六观》云 :“诸佛 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此之谓也。故一声弥陀,无 论解与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念都是成佛 真因。而漫云炒沙成饭,不几谤三世诸佛大方便法 轮乎? 蕅益大师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 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 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 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尔具真如、生灭二门。正随 缘而不变,名真如门;即不变而随缘,名生灭门。依 真如门,说圆实教 ;依生灭门,说偏权教。离真如, 无生灭,权是实家之权,故可为实施权 ;离生灭, 无真如,实是权家之宝,故须开权显实。为实施权, 有藏通别教之三 ;开权显实,统惟圆教之一。权实 四教,无非念佛法门,所谓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 他佛。约四教,成十二种念佛三昧。又,常行等四 种三昧,同名念佛。一一三昧,各具十二,则四十八 种。复次,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 以例念自、念双,亦可各三。广历四三昧,四教则成 一百四十四种。一一种,复有无量境观差别,非言可 宣。 而持名一法,出《佛说阿弥陀经》,仍在前来种 种三昧之外。《观经》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 无量寿佛名字”是也。此持名法门,虽似曲为中下, 仍复最顿最圆。盖所持之名,无论解与不解,当体 无非一境三谛 ;能持之心,无论达与不达,当体无 非一心三观。请尝言之 :六字弥陀,为因名故名, 为因心故名,为亦名亦心故名,为非名非心故名? 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 与心何预?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 何不现?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于心?心 能有名,何待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 心?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 各无,合云何有?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 能更有弥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 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 一全收,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 智例此可知。复次,束此境三,总名妙假,举正报 该依报,举化主该徒众,举假名该实法,一句名号, 三千历然故。复次,束此观三,总名为空,以觅心无 朕故。复次,名若是心,复何为名?名若非心,心何 持名?心若是名,复何为心?心若非名,名何预心? 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虎溪云 :“境为妙 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尝有先后,一心 圆绝了无踪。”此之谓也。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 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捻珠记数,矻矻穷年, 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 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 开。”此莲宗诸祖,所以极力宏扬也。谁有智者,舍 此别求歧径哉! 蕅益大师 《示念佛三昧》 全城章絜之,述乃翁宇衡生平实行,临终念佛 坐逝,及其先慈武硕人,得秉归戒,正念善终因缘, 乞予一言,庄严净土。《净名经》云 :“若欲净土, 当净其心。”二先尊心既净矣,土安得不净乎?且居 士孝思不匮,深向法门,心又净矣,土安得不加净 乎?是何俟予言,而予始可以言也。《妙宗钞》云 : “五浊轻则同居土净,体空巧方便土净,圆三观实 报土净,究竟证寂光土净。”夫净土之道,若大路 然,固不难知;净土之理,若大海然,岂一蹴尽乎? 令先人五浊习轻,同居之净,盖可必也。至于净方 便、实报、寂光,善继善述,全赖君之孝思。居士但 谛审谛观,此一念孝思,在内耶?在外、在中间耶? 过去耶?现在、未来耶?青黄赤白耶?长短方圆耶? 自生耶?他生、共生、无因生耶?有耶?无耶?亦有 亦无、非有非无耶?如是观已,于心无所取,于法无 所著,了知孝思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见思 净,即假故尘沙净,即中故无明净。三惑净故,三土 亦净。自心三土净,故父母三土随净,以无心外之父 母故。如观一念孝思,任运能净三惑。观一切善念、 一切恶念、一切无记念,亦复如是。是名觉意三昧, 亦名念佛三昧。以知自心即空,得见化身佛 ;知自心 即假,得见报身佛 ;知自心即中,得见法身佛。如观 自心能见三佛,则念三佛亦即随发自心三德。故曰: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观佛实相,观身亦然。生佛 不二,父子一体。能度所度,俱不思议。慎毋曰但向 父母未生前荐取也。饶你说个父母未生,早已有无 边生死。而只向现前一念觑破,何尝是父母生的?故 曰:“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了却目前,更无 剩法,深思之! 蕅益大师 《念佛三昧说》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 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但于平日 有真切信愿,定于此时蒙佛接引。若夫现证三昧,固已入于圣 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碍。纵现遇灾,实无所苦。 而茫茫世界,曾有几人哉。 (增广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汝父年高,当令即刻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念时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不开 口,心中默念,亦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以心一起念,即有 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朗朗。能常听得 清楚,则心归一处,神不外驰。故眼也不他视,鼻也不他嗅, 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摄六根。如此念佛,名为净念(此三句, 师自加密圈)。以摄心于佛号,则杂念虽尚未全无,然已轻减 多多矣。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 矣。 (三编卷第一·复夏寿祺居士书)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 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 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 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 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 则眼不他视,鼻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 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 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 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 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 人也。故须自量。 (三编卷第一·复徐志一居士书)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 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 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 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 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 则眼不他视,鼻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 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 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 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 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 人也。故须自量。 (三编卷第一·复徐志一居士书)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 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 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 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 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 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 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 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 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续编卷上·复幻修大 师书) 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 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 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 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能真都 摄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 (续编卷上·复杨炜 章居士书)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 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 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 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P346)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未相应前,不起心动念念,则不念矣。)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种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会。(增广·卷二·复马契西居士书五·P329) 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增广·卷四·念佛三昧摸象记·P951) 今修念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三编·卷二·复张曙蕉居士书八·P382) 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三编·卷一·复明性大师书·P42) (责任编辑:清凉) |
- 上一篇:劝兼念观音
- 下一篇:如何决定能令父母往生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