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界诠法师 > 经论讲记 >

《观经四贴疏》(摘要1)

《观经》就是大乘的观法,观众生的自己的体性,让自己的体性能够显发出来。那我们行者--修行的人呢,要根据我们的心性本具,本具不知道,所以要观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托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来回照自己的心性,这样,心性本具的就能够显发出来。一旦显发出来,极乐世界就在心性当中,所言性具一切法,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中国整个佛教早期都是注重这个“修心”,禅宗、禅门的兴盛,那么这经典所有的翻译,都注重这个从心来观。所以念佛到善导大师以后,一直都提倡持名号,因为说凡夫众生没办法普及观心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如果上根利智的人,念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观”。因为说,你心观意在见佛,这样法界圆融不可思议的体作为我们这一念心,“阿弥陀佛”那个佛号就是法界不可思议圆融的体,这个体作为我一念的心。

法性法身就是“体具”,体本身所具足的无量的功德。
 
那功德法身指的修因感果,修有功,功德方显,从这个角度来讲修因感果。变化法身那是因机感化,已证得法身的理体,因为众生的需要变种种身,应众生之机来度化众生。
 
那虚空法身指的体性遍三际十方、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十方的体是遍虚空,指的是广。
我们说求愿往生,只是想到弥陀的净土已经成就,我们是生到“依报”那里去,然后慢慢使"正报"庄严。
 
《摄论》里面所讲的称多宝佛而能够成佛,是讲说你要累劫的修行,修这万行,六度万行具足呢,这个“正报”才能够庄严。也就说你成佛要经过累劫利益众生,修福、修慧,然后这两者庄严,你功德圆满成佛,这是“正报”。“依报”是说仗托弥陀的本愿,然后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清净之土。这样,说一个是“正报”,一个是“依报”,不是完全一样。
 
序分义
 
     从此以下,就文料简,略作五门明义。
 
        一、从如是我闻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其序分。
 
        二、从日观初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
 
        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
 
        四、从阿难白佛下,至韦提等欢喜已来,明流通分。此之四义,佛在王宫一会正说。
 
        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复是一会,亦有三分。
 
        一、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已来,明其序分。
 
        二、从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已来,明正宗分。
 
        三、从一切大众欢喜奉行已来,明流通分。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兴,正陈所说,次明正宗。为说既周,欲以所说传持末代,叹胜劝学,后明流通。
 
        上来虽有五义不同。略料简序正流通义竟。

修净土人都作如是观:“南无阿弥陀佛”念一句,下一句不知道能不能念都不知道啊!你一气不来就没了!所以说,你还贪图什么呢?你这么一想,没什么好贪图。这个世间还有什么好贪图?一口气不来就没了,所有的名闻、财富,那都是无常的。随时光的流逝,你生命无常,你自然就无常。

序分义  净业三福
 
  三皈依是学佛的开始。那么一切戒都依三皈为基础,五戒也以三皈为体,八戒以三皈为体,那么十戒也是三皈为体。那么“此明世善轻微,感报不具”。也就是说世善——世间的善跟出世善相比,这是轻微;“感报不具”,就是说世间的善,感报它不能具足一切,你某一个报重了,它就去感什么报。“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所以说戒要从三皈开始。“能感菩提之果。但众生归信,从浅至深”所以“先受三归”,后面才讲“受众戒”。从三皈开始。
 
  三皈本身不是戒,然后是一切的基础而已。然后下面是“具足众戒”:“然戒有多种”。戒有多种,有“三皈戒”,所谓“三皈戒”,三皈本来不是戒,比如说皈依佛,就不皈依什么呢?外道徒众对不对?外道典籍以及外道天神,皈依佛不皈依外道天神!那么这就是从这个角度说呢,你既然皈依佛了,那些神就不要去皈依了!

(责任编辑: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