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界诠法师 > 经论讲记 >

《观经四贴疏》(摘要3)(散善义)

“散善义”,也就是三福九品的内容。
 
上一次跟大家看到上品上生往生的基本条件,先是要发三种心。三种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种心,跟《起信论》的三心、《往生论》的三心相联系,这三心也就是菩提心。那么菩提心如何才能够发起呢?所以要发菩提心,是一件很难的事。下品往生,在此土都发不起,要到那里花开才能够发。所以这个地方,劝我们怎么去发起这菩提心。
 
上一次跟大家讲了凡夫心的积累,因为凡夫心,由根本烦恼而生成,故此才有我们这个三界当中的种种现象生起;那么菩提心的发起,故此才有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这两者作一个比较。那么这个心要数数地发起,不是说发一次,它就能够发成,要无数次的。像菩萨发心,要经过多少劫的熏习,发起这菩提心,而不是说一下,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一生、两生,就能够把菩提心发完成。所以说这心行的养成,是通过漫长无数次的熏习,唯识的种子与现行这么一种关系,“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那么一直地熏习,才有菩提心等流相续的作用。
“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所谓“此必不可”,就夹杂种种烦恼心,“贪瞋邪伪,奸诈百端”,这些心是不可以。为什么会这样呢?
 
“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意思说我们凡夫要往生的因心,必须与弥陀的因心要相应,弥陀因中所修的是三业清净,是真实心而作。那么我们要往生者,必须要与此心相应方可。夹杂种种烦恼就不行,与此心不相应。
 
“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弥陀在因地行菩萨行,都是真实心中所作,一切趣求都是真实。
 
真实有两种: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下面所说真实心中,身口意三业都要真实——真实的赞叹,依正二报的庄严,真实的求愿往生,这样一个前提。然后要真实的厌离娑婆世界的种种杂染,厌离三界六道的依正二报,欣求极乐世界!
 
[散善义]上品上生
 
往生的三心,我们看到“回向发愿心”。《疏》是一百四十页。
 
那么昨天这地方是种种譬喻,接下来这个讲的世间法。我们每天能够看见的,千差万别,那么何况佛法,有不可思议之力,有种种利益,世间的事情不同。下面说“随出一门”,它一个出一个入。“随出一门,即出一烦恼门”,就是说总有一个办法,让他出去,就是我们要出烦恼,有一个门能够出去,就是出这个烦恼的门——“即出一烦恼门”。“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如果你进去了,进入佛法的大海,进入毘卢性海,那么以这个解脱门进去。出也是这样,你出烦恼也是如是,那么多门,你出一个门就可以了。念佛也是如是。   
 
“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随缘起行”就是根据自己的缘,然后起行,各自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下面说那是要,各自缘不同,不能说将非有缘之要门呢,“障惑于我”就是说你所讲的那个,很好的法门对我没缘——“障惑于我”。
 
“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然后我自己,对这个法门的喜爱,那是我有缘之行,这里一个行下面一个法,这里是有缘之行,那么我有缘,与你不一定相应——“即非汝所求”。这个法,我所喜欢有缘的行法,与你不一定有缘;那么你所求的,不一定与我有缘,是这么一个道理。“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那你所喜欢的,或者修哪一法,那各自缘不同,佛说千差万别的法,对众生的缘不同啊!那么你有缘的“亦非我所求”也就是我所求,不一定与你有缘,我所求的与你不一定有缘,是这样的。
 
“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各自所好乐的而去行持,各自能够得到利益。“必疾得解脱也”:你觉得这个法门与你相应,你就修下去就对了,不要去动摇啊。你觉得持咒好,你一直持到底就完了,也不要换题目,改来改去就很难相应成就。“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修行的人,行者应该知道。那么这里是“解”。
 
下面一句是“行”。就是左边第二行那里“若欲学行者”,这个学行者,要了解理解,先要从解门入的。“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都要去学去了解,就是说各自,你要觉得说,跟你哪个相应你去学就对了。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上面是有缘之行,这个地方是有缘之法,因为你这样去行要去行。“若欲学行者”:我们修行的人呢,必定要与你有缘的法,你听到这念佛法门,觉得很欢喜相应,那你去修。然后你觉得不相信怀疑,那这法与你没有缘。“少用功劳,多得益也”:这样呐,就是很顺风的,像扬帆一样啊,顺风就能够而上。所以要与自己相应的去修,不相应去修很难得利益。
[中品上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这是他所修的。修的情形如何,然后以这样的善根呢,来回向往生,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比丘”——菩萨就没有了——“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讲出家等等事情,那么行者见了以后“心大欢喜”,就坐在莲华台,它没有说什么金莲华,只是说“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他见到这样呢“为佛作礼”,拜下去头还没举起来呢,就能往生到那里去了。他不是一念顷,稍微慢一点呐。拜下去头还没举起来,他就往生了。往生以后“莲华寻开,当华敷时”,他华开只是闻众音声,还没见到佛。
 
“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大家看这样子,它完全是声闻人的情形,是不是这样?上面上辈的三品,完全是大乘的情形。这里他说的是,受行的戒法也是声闻人,那么听到说法的呢,也是苦空无常,这是声闻人所讲。如果是大乘就讲常乐我净,他不讲这个,而且呢是赞叹出家法对吧,“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而没有讲在家法,这是声闻人修行。为什么会这样呢,到了下辈往生呢,他又是大乘行。下辈就是下辈的上品,又是大乘行,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十六观前面的十三观是观果,后面这三观是观因,就是往生怎么修,就是观察生净土的因是如何。
 
上辈的三品是大乘善;中品呢是名五乘善,或者是三乘善——三乘的善法;后三就是下辈三品呢,是有恶无善,他没有善法。上品是修大乘因,所以他得大乘果。中品人对声闻人也可以往生。所谓声闻人回心向大,不定性声闻,回心向大,也能够摄受,只是中品往生而已。也就说中品人修的是什么呢?小乘因,他小乘因,所以往生到那里去,是小乘果。上品是修大乘因,所以他自然感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自然感小乘果,他还是有发心。
 
我们上面不是讲嘛。发菩提心是贯穿九品,贯穿九品,依然要发菩提心。那么极乐世界有无数的,声闻弟子啊,怎么会没有呢。所以这是修小乘因,而感小乘果的声闻人,可是他回心向大了,不是定性声闻,定性声闻是没办法。所以他发菩提心,只是他修这样,他感这样的果而已。
《观经四帖疏》的最后部分,就是下辈三品,那是下品上生。下品上生这一段,分成九句。那么下品人没修什么善法,但是这里面按所造业的轻重来分别。那么上辈三品,所谓中辈的三品,都是修业修福,他所修的不同。
 
下面说造业不同而分成三品,都是属于没有善根的凡夫—恶凡夫。九句。第一句从“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这是“告命”。第二句下品上生,“下品上生者”是定其位,也就是指的“十恶轻罪凡夫”。所以下品下生是重罪,这是轻罪。第三句“或有众生”一直到“无有惭愧”以来,即是十一门当中的第五门。说明简机堪与不堪。
 
“举出一生已来造恶”他所造的恶,轻重的相是如何。这里分成五句。第一,先总举造恶之机,就是“或有众生”这一类众生,什么样的众生呢?那么是说“作众恶”,作众恶业。第三“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大乘经典不诽谤,“虽作众罪”于大乘经典,他唯一的一个善法是,不谤大乘经典。第四“如此愚人”,就是造恶罪的人,能够往生这样的一个机呢,是造恶业的“非智者之类也”。因为他愚痴,造种种恶业。第五是愚人,虽造恶业呢,总不生起惭愧的心,所以说“多造恶法,无有惭愧”,是这么一种情形。那种情形,那么他必须要有,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不是所有恶业的众生,遇到善知识,他都能够起信心念佛,或者听大乘经典的名字,他能够相信。这是比较难的一个事。
 
现在第四段“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十二部经的名字,闻这样的名字以后,他就消除恶业了。那么还有教他念佛,又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这种情形。我们这里看,临终闻法这里有六句。“命欲终时”就是寿命不长了,快要往生了,那么突然间他能够遇到善知识。这是一个忽遇善知识,这也没有约定,正好善知识通过这里,他遇到了。

(责任编辑: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