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摘要23
时间:2024-08-07 16:57 来源:未知 作者:清凉 点击:次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密。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密。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密。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上面说为什么会有无明不解呢?《起信论》前面讲因为什么呢?不解真如法这样的一个道理,所以才会产生无明啊,那么这个于真如法中能够深解现前,他了了分明了。
“所修离相”,所修又能离相,下面是修离相的六度。“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他自然去修行,离相,无我相,无人相,这些相都没了,他渐渐远离了。因为他知道一切法性本来就是这样,法性本来是寂灭的,是空的。就没有随悭随贪这样的相,这样他随顺法性而去修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他能这样修,这是行檀波罗蜜。
“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尸就是戒,制戒无非是对五欲而言,因为五欲而有犯戒的事情。那么五欲能染众生心,知道法性本身无染,他已经离开五欲之过而这样来修戒,不是对境而去修的,跟凡夫的修不一样。
“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苦是逼迫,这个地方它没有逼迫自己,然后来修忍辱。那么我们现在是有种种相,需要去忍一忍,违恼的事情需要忍嘛。这个地方他已经无有违恼,离瞋恼,逼迫的事情是没有,随顺法性而去修忍辱。
“以知法性无身心相”,有身有心就很麻烦,有身会懈怠、疲倦,有心会怎么样呢?厌倦,太辛苦了又不行。像我们安居这一段时间,一般人感觉说有点辛苦,有身你就会感觉到疲倦。因为我们毕竟还有妄心,虚妄分别。这个精进他是离身心这个相,没有懈怠,有身心他就有懈怠。能够随顺法性呢?所以他修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就是精进。
“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我们修禅目的是对治乱心。心乱,去对治它,叫作思惟修。这个地方大家知道,完全从诸法的体性相应,所以它无有乱,这样去随顺法性来修禅波罗蜜。
“以知法性体明”,“法性体明”,本觉就叫作觉照,觉照就是光明有智慧,有智慧叫作光明。“离无明故”,无明是客尘烦恼,他离于无明,随顺法性而修般若波罗蜜,这样是叫作离相波罗蜜,叫离相六度。这是第二,叫作“解行发心”,他这样体解诸法的体性而去解、去行,就是起六度万行,以六度为根本。
【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他初住以上的,所以说“未名法身”,他还不是法身大士,这个只是说他能够证悟得如来藏,真的菩提心发起来是去利益众生。所谓发菩提心,唯识里面说发菩提心即是成佛时。那么所以说发菩提心即是成佛,通常是依初地证悟。初地能够证悟的话,证法界理,分身百界,能够八相成道,通常是这么讲的。
《法华经》龙女发心成佛不是也是很快呀,龙女成佛。成佛通常从时间上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远,但是从功德圆满来说他不一定,他功德提前就完成。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课程修完了,他就提前成佛了。然后我们看这里讲的,“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他还有业啊,为什么?他还是初住菩萨嘛,还有很多烦恼没断。
“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不是分段生死,是变易生死,还有一些微苦,因为有业就有苦。“亦非业系”,他不是以业为主,是以愿为主,这个时候他能够转业。我们有时候看你的业力大不大,若恶业比愿力大,还照样随恶业而去的,所以我们要常常发愿,愿力大,他能够转变业力。
那么通常初住菩萨从愿力来化现,初地菩萨以上分身百界,他是无漏功德自然而起的。那么这个初住菩萨所现,他是持愿力去度化众生,能够这样子。所以这个地方说,“以有大愿自在力故”,他能够依愿自在去度化,如修多罗里面说发心住的菩萨就是少分见法身。
“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通常也就说初住菩萨有退,他说不是真实的退,为什么这么说呢?“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所谓“未入正位”就是未入正定聚。“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想起生死那么长,度众生这么难度啊!算了,度众生难度,怕他有退却懈怠不做了,恐怖,所以告诉说不行啊,你才初住搞不好会退的,只是这样一种方便,跟这菩萨讲,“令彼勇猛”。
那么又是这个初住菩萨呢?“一发心后,远离怯弱”,他就能够远离怯弱,所以说进入大乘的境界。你看进入法华的境界,他在什么样的位置都不退了。“毕竟不畏堕二乘地”,他就不会再滞留在二乘地上面,也就说二乘人,他滞留在化城。菩萨他知道随顺法性真如相应,所以他不住二边,不住生死也不住于涅槃,所以他不怕堕到二乘地上。
“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就是那么远,他也不害怕。所以我们要修到这个程度上,当然才不害怕。没上去这段时间是很可怕的,有时候有退呀!信心有退,修行也有退等等。有恶缘,遇到种种恶缘,搞不好就会退堕了,再来是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要修到初住以上那就没有问题。
“以信知一切法”,这是叫正念真如,信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一切法寂灭相,他完全了解一切法寂灭相,无有生灭,体解这个法性。所以说他就无有退,退到哪里去,没地方可退,他就不怕了。生死没问题,所以他才可以发愿长久在这个世间来度化众生。凡夫要在这世间长久住下去,那肯定没问题了。为什么?肯定住下去,要么你住哪里呀,是不是?你随业而受身嘛,肯定住下去。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密。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密。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密。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
第二段叫“解行发心”,上面是“信成就发心”,下面是“解行发心”。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也就是信成就。那么在这个初住以上呢?慢慢地他就重于胜解了,对法义上的一些理解慢慢地转深。通常说十住菩萨是重在胜解,十行是重在修行,十回向是回向什么?回向于法身,登初欢喜地他能够见到法身啊!然后在此之前,当然他见到少分,不是欢喜地完全很清彻地见到那样子。所以十住是重胜解,十行是重修行,那么十回向重于回向法身,通常这三贤位也都叫做胜解位。
十住、十行、十回向都称为三贤,十地开始叫圣,初地开始叫圣位,那么这都叫作胜解位。这个地方他解行比信成就转胜,所以说叫作“当知转胜”。
“以是菩萨”,这个还是初住菩萨,“从初正信已来”,就是成就正信已来,上面不是讲信成就吗?“于第一阿僧祇劫”,通常说三大阿僧祇劫,它是怎么分的呢?先从初住到十回向为一个阿僧祇劫,十回向圆满了。次从初地到第七地,为一个阿僧祇劫。然后是一个阿僧祇劫成佛,是这么来的。那么这个地方它是叫有一个阿僧祇劫,有些地方说十回向以后还有一个加行位。声闻人证初果之前,不是有一个四加行吗?“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大乘里面也有一个加行。十回向后你要加行一下,然后登初欢喜地见法性。有些地方是这样,那么这里说要有一个阿僧祇劫。
“将欲满故”,这一个阿僧祇劫将要满了,那要登初地了。“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上面说为什么会有无明不解呢?《起信论》前面讲因为什么呢?不解真如法一这样的一个道理,所以才会产生无明。那么这个于真如法中能够深解现前,他了了分明了。
“所修离相”,所修又能离相,下面是修离相的六度。“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他自然去修行,离相,无我相,无人相,这些相都没了,他渐渐远离了。因为他知道一切法性本来就是这样,法性本来是寂灭的,是空的。就没有随悭随贪这样的相,这样他随顺法性而去修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他能这样修,这是行檀波罗蜜。
“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尸就是戒,制戒无非是对五欲而言,因为五欲而有犯戒的事情。那么五欲能染众生心,知道法性本身无染,他已经离开五欲之过而这样来修戒,不是对境而去修的,跟凡夫的修不一样。
“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苦是逼迫,这个地方它没有逼迫自己,然后来修忍辱。那么我们现在是有种种相,需要去忍一忍,违恼的事情需要忍嘛。这个地方他已经无有违恼,离瞋恼,逼迫的事情是没有,随顺法性而去修忍辱。“以知法性无身心相”,有身有心就很麻烦,有身会懈怠、疲倦。有心会怎么样呢?厌倦,太辛苦了又不行。像我们安居这一段时间,一般人感觉说有点辛苦,有身你就会感觉到疲倦。因为我们毕竟还有妄心,虚妄分别。这个精进他是离身心这个相,没有懈怠,有身心他就有懈怠。能够随顺法性呢?所以他修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就是精进。
“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我们修禅目的是对治乱心。心乱,去对治它。叫作思惟修。这个地方大家知道,完全从诸法的体性相应,所以它无有乱,这样去随顺法性来修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法性体明”,本觉就叫做觉照,觉照就是光明有智慧,有智慧叫作光明。“离无明故”,无明是客尘烦恼,他离于无明,随顺法性而修般若波罗蜜,这样是叫作离相波罗蜜,叫离相六度。这是第二,叫作“解行发心”,他这样体解诸法的体性而去解、去行,就是起六度万行,以六度为根本。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第三叫“证发心”。发心有随愿来说的,或者有随行来说,或者有随证来说的。愿心很大也就是发大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乃至“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也在发愿,这是愿心,行,实际去做了,真的去度众生真去断烦恼,这样的去做,完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发愿,然后已经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有不一样。
这个地方说“证发心者,从净心地”,净心地就是初欢喜地,“乃至菩萨究竟地”,就是法云地,“证何境界”,这个过程当中证得什么样的境界呢?下面直接回答说,“所谓真如”,他已经体证真如了,欢喜地欢喜什么?见到真如了。然后“以依转识,说为境界”,从真如门说,它体解是这样。然后从生灭门说,从转识说有境界,生灭门有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从生灭门说有种种境界。
那么这个从初地到十地所证的是什么?证得真如,无有境界。要说境界,那是从转识说境界。那么真正证得,他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从转识生灭说有境界,真正证得体性他无有境界,离一切相。“是菩萨于一念顷”,这个菩萨是十地菩萨,就是登地以后的妙用。“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他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了。
“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华严经》里面讲初地分身百世界,二地可以千世界,一直往上增,那就可以到十方无量世界去供养诸佛,而且请诸佛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请佛转法轮无非是开导众生。底下说开导众生,度化众生的方式方法有种种不同。“不依文字”,或者他开导众生有时候是不依文字的,不依文字怎么样?花香,身业乃至意业的感召、加持等等,这都是不依文字。
“或示超地”,所谓超地,就是无有渐次,不立次第。《楞严咒》开始不是讲“不历僧祇获法身”,就是不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直接证得法身。那是极胜的人可以这样,功德一下子圆满了。“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他为什么要这样?很快就不要次第,怯弱众生胆小,要经过那么长时间太辛苦了,菩萨就说不要,很快就成佛了。“不历僧祇获法身”,立地就可以成佛。那么为这样的众生,“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怎么样呢?“以为懈慢众生故”。为什么给懈慢众生说要有这么长时间呢?有一些人他喜欢大场面,他不经过那么长他觉得不壮观,他要经过很长时间,在那里慢慢修慢慢修,他就觉得这样比较伟大,那么比较有经历。你一下子成了,他觉得不过瘾,所以为这样的众生说,那要很长时间修行,你慢慢具足一切功德,一点一点地修,所以说以为懈慢众生。
“能示如是无数方便”,这里简单,或者不要文字,或者赶快成佛。有的说慢慢成佛,能应众生根性来,一下成佛多没意思,慢慢地修多好啊!有人慢慢修太慢了,我要很快成佛,他都可以示现去教化他,所以说这样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而实菩萨种性根等”,菩萨的种性,他的根机平等。菩萨他所证的这个理性完全是一样的,那么发心也是一样的,所证也是一样的。“发心则等,所证亦等”,证到真如是完全一样的。“无有超过之法”,没有超过这个范围的,“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这里讲一切菩萨,你要去修,证得这个道理也好,发心也好,所证的都是一样,必须经过这么长时间。那么上面不是说很快成就吗?这里有个劫数满和功德满。劫数经过那么漫长的时间,满了成佛。那么功德满呢?功德满,他就是无次第,不要渐次,就是速成。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众生世界不同,众生有无量的世界,众生根性不同嘛。像《普贤行愿品》,他要成就众生,众生有种种乐欲、种种饮食、种种住处、种种根性等等,他都不同。那么“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根”就是根机,“欲”就是好乐,“性”就是习惯,都不一样,众生的根性、好乐、习惯都不一样。有一些人他修很多,念很多经,这样他才过瘾,念一种经他觉得不好。念一个咒,念一个佛号,他就觉得很枯燥。念这个念那个,念了很多,也就这根性好乐不一样。“故示所行,亦有差别”,菩萨去度化他们,所开示的法门也种种不一样。这样就了解说佛为什么讲那么多经,因为众生根性不一样。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十地菩萨现在是证发心,有三种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这通常叫做“根本智”。他必须要证得这个根本智,也叫作“出缠如来藏”。“出缠”,离开缠缚,离开烦恼,叫作“出缠如来藏”,也叫作真正的智慧,也叫作真心无分别。
“二者、方便心”,方便心也就是后得智。他必须证得根本智,从后得智而起妙用去分别众生的根性。从真智根本智说一切众生,他看到众生体性都是完全一样的。体性一样怎么去度化他,根性有种种不同啊,所以要从后得智而起妙用,观察众生根性、习气毛病都不一样,过去世所修的往业也不同,所以妙用。
“自然遍行利益”,他要方便心,有后得智,从根本智开始,然后后得智有种种妙用。那么这个也叫作俗智,上面是真智,这是俗智。上面是“达体”,底下是“起用”,达到这个体才能够真正起用,然后遍行利益众生故。
“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这就叫作“变易生死”。变易生死他没有离开业识,还没究竟成佛,而有真心的一个方便存在,有个真妄同在,他一边知道真心是这样,然后妄也在那里。所以说业识心微细有起灭,那就是变易生死的状况。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十地菩萨功德成满了。“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这个很多经典论典的一些说法都不一样。通常我们说佛示现八相成道,最后成佛是这样。这个地方所讲呢?菩萨一方面可以八相成道,一方面可以在色究竟处,也就是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那个地方成就佛道。
“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佛才成一切种智。他在那个地方,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大身,圆满报身自受用身成就了。一念相应慧,最后那个我们通常说生相无明断完了,名一切种智。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不可思议业干嘛?证根本而起度化众生的作用。“能现十方利益众生”,是这么来。他有悲心,有这个智慧,能够自然应现去度化众生。这是所谓的证发心的境界和过程。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这是相对的,虚空无边,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依正是相等的。众生有那么多,他所住的处所自然也那么多,就是世界无边,众生也无边。
“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一个众生的心念都无量无边尘尘刹刹。我们的心念自己都数不过来。无边的众生无边的世界,那心行多少?所以说“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此之多。
“如是境界,不可分齐”,没有办法,到哪里为止都不知道,这样的世界,这样众生的心念,“不可分齐,难知难解”。如果无明断了,有无明转识才有种种境界相,才可以分别。那么你无明断了以后,就没有心想了。没有心想,“云何能了”,怎么了这众生心呢?名为一切种智。所谓一切种智能了一切众生心念。他说你都是一个圆坨坨,啥都不知道啊,你怎么去了解它?证得真理了,真理泯灭一切相,无有境界,依无明才有种种境界。那你怎么了解众生无边的世界呢?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这一切境界,没有离开众生这一念心而已啊,离心无有法嘛,所以说“离于想念”,一切境界本来就是一心,所谓一心就是真如,就是一真法界。既然是真如、一真法界,就没有想也没有念。因为众生妄见境界,从众生来说有妄见境界。
“故心有分齐”,心有分齐,有东、有西、有大、有小,有这么一个分齐。
“以妄起想念”,从妄而起想这样的念头呢?“不称法性”,“称”就是契合,不能契合法性,与法性不相应。“故不能决了”,从妄心众生心说,既然有这样有分别,有分别你不能完全了解。通常说你站得高望得远,你站得低看的东西就有限。你有妄念,所缘的境界就有限,意思是说你想这个就不能想那个了,众生心受到局限的意思。可是诸佛如来是离于见想啊!众生有这样局限的心起妄念,有种种境界就有限制。那么诸佛如来是离于见想,“无所不遍”,佛的心念无所不遍。
《金刚经》里说,“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若干种心,佛悉知悉见”,为什么?他离于诸见才能够见到嘛,“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与诸法法性相应。“自体显照一切妄法”,他自然能够显照一切妄法。这样呢?“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随众生的感应而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回答了。佛能够这样,因为他离一切相,才能够知道一切,站得高望得远。
那么下面的问题是什么呢?上面是于智恐怕不能广普啊!佛的智慧能不能了解一切众生心,叫作一智不遍。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佛有自然业,但是随感而应,到处都能看得见。佛有自然的业,什么业?不可思议业。上面不是有自然而有不可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可是这个世界都没见,你说佛住在世间怎么都没见着啊?应该见到他的身也好,乃至见佛种种神通变化,以及听到他说法。
佛当时在讲经怎么讲的,当时菩萨都在空中,佛有神力加持都在这空中。一个山谷这样子,然后中间有个小小台,我们去那里一点感觉都没有,没见着,也没睹佛的神变。但是智者大师入定,就看见佛还在灵山俨然未散,很多人还在那听法,佛本来也这样讲,他说我没入灭,我还在那说法,但是有缘才见,无缘见不着。那么接下来问,“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回答说“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是没有错,他不需要作意。我要哪个地方有,哪个地方没有,就好像太阳一样,出来了该照哪里不该照哪里,它没有这样分别,都应该照。可是峡谷的地方有大山挡住的,你照不着啊,被阴在那里没办法,那是山挡住,跟太阳没有关系。
“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他说无有作意,说法也自然,依众生心而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众生心是怎么样呢?好像一面镜子一样,镜有垢。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见不着?众生有烦恼,有无明,所以不见。“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不怪佛啊,佛时常都在现,是这样缘故。
(责任编辑:清凉) |
- 上一篇:《大乘起信论》摘要22
- 下一篇:《大乘起信论》摘要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