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界诠法师 > 佛法开示 > 净心诫观法 >

诫观晚出家人心行法第二十五

道宣律祖说出家比较晚的人习气毛病比较重。我们在座有些出家比较晚的也不要介意,如果有这些问题咱们就把它改过来,没有呢就更好地修道;那么早出家的也不要仗恃说我很早出家如何如何,不需要这样,要相互对待看。
 
 
 
   【夫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一者健斗,世言竭斗,俗气成性我心自在,意凌徒众不受呵责】
 
  晚出家的人有十种罪过,就是十种过失。第一个是健斗,就是一讲起话来总是要跟人家斗诤。
 
  晚出家的人觉得说,我在家里都当老爸当爷爷了,然后一出家,就被庙里的年轻执事、知客、僧值等管着,他心里多少有点不服,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你刚出家,得要从头开始,因你原先只是俗人而已。所以如果有这样心态,我们要调节过来。
 
 
 
   【二者喜见他短,自谓精诚,所作事业未必合道,短知短见未解作解,言说常多绮语所摄】
 
  好像觉得自己很清净很诚恳,看那小和尚吊儿郎当,他会看不起,所做所讲的不太符合修道。因为晚年出家的习气比较重,习惯了世俗观念很难改变,他言谈比较世俗,粗话脏话也比较多,有这样的一些不足。
 
 
 
   【三者见师僧过起嫌恨心,烧灭功德修三恶道】
 
  看见出家师父的过错自己心里就起烦恼和嫌恶,一旦起瞋心就把自己的功德都毁坏了,将来会堕入三恶道。
 
 
 
    【四者轻慢他人自谓丈夫,身心刚强不从折伏】
 
  “自谓丈夫”,“丈夫”是指意志坚强的人。就是说晚出家的人慢心比较重,固执己见不受别人的教诫。
 
 
 
  【五者举动造次威仪不整,高语大笑无所畏忌】
 
  “造次”就是比较轻浮的样子。我们这里的诸位老者,也不一定是这样,但是这大部分的缺点是这样讲的。

【六者喜好瓶钵衣服鲜华,心无实德贪求利养】
 
   有一些晚年出家的人反而要穿好看的,甚至求利养。我今年遇到一个人出家才三年,他就收了好几个徒弟,然后送到我们那里去说要受戒,我说你刚刚出家,你自己啥都不懂怎么去收徒弟了呢?按理说要有十个戒腊,懂得种种道理后才能收徒弟的,但是他高兴,出家两年就收徒弟了,你也管不着他。佛经里面说,你自己还未断乳何以以乳喂人呢?你自己还在吃奶,你什么奶去喂别人呢?所以大家不要着急去收徒弟。
 
 
 
    【七者心想散乱忆俗时事,增长烦恼不能如法对治】
 
  老年出家常常会惦记着世俗的事情,遇到晴天下雨,他都讲家里的事情,下雨了他担心那个田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干旱了他又说我家里的庄稼恐怕播种不下去了。他总是想这些事情,这样呢会增长烦恼,他也不懂得怎么如法对治。
 
 
 
   【八者笑他破戒自谓清净,拘着相貌不达真理,专愚执见诤论取胜,未具五德畜养沙弥,唯贪其力无心教授】
 
  还不具备十德就“畜养沙弥”,意思是爱当师父,给别人剃度。有的把沙弥当儿子一样,叫他做种种苦事,没有心去教导他。
 
 
 
    【九者不摄诸根身疲神倦,放纵睡眠不念明相,夜数恶梦诸天不护】
 
  不收摄诸根,使身心疲倦,贪睡无厌,不知道明相出。这样就会有种种果报。就是说出家人要想天亮明相出,什么时间护衣这个事情。
 
 
 
    【十者创入佛法莫沾道味,忧虑疑惑情思还俗,嫌薄三宝反怀悔恨,既自还俗憎出家人,轻贱行者成阐提业。此之十恶过患是地狱畜生饿鬼正因,汝当省察名为净心】
 
  刚刚进入佛法还没来得及得到法益,心中就升起疑惑,然后反悔还俗。还俗以后,他憎恶轻视出家人,由此自己也失去了善根。
 
  晚年出家要注意谨慎,如有这些过患,应该认真省察自己,这就是净心。
【偈曰:俗气力方强,三毒至猛盛,年晚始入道,犹守本时性。不解将护他,造次强是正,自谓最精炼,七支未必净。喧喧逐讲论,不肯修戒定,已说十种过,若犯须除屏】
 
  就是俗气比较重。有种种缺点,身三口四未必清净。一天到晚讲这个讲那个,是非比较多,俗气比较重。对照上面所说的十种过患,如果有就要屏除掉。
 
 
 
    【身无一德行,沙弥度三两,有过不肯呵,犯罪不与杖。破斋犯僧前,污戒恶名响,人天渐渐希,三涂转增长】
 
  自己没有实德,没有修行,不懂道理,沙弥却已经剃度了两三个,但沙弥有犯过而不教导,不呵斥也不责罚。在僧前常常会破斋的事情,污戒恶名响大,人天路绝希少,三涂不息则增长。
 
 
 
    【唯教作福法,无轨令人仿,自身如小儿,况能调刚强。处众好斗诤,恒怀瞋恨想,四辈不恭敬,眷属宁钦仰】
 
  唯教他人作福,没有其他的佛法事让他好学。他自己还似个小儿一样,怎么去调度、教导他人呢。在众人中好乐斗诤,怀时瞋恨想。对四辈都不产生恭敬,又怎么能让眷属对他产生信仰呢?
 
 
 
    【告慈忍已前二十五篇,对治诸垢烦恼业净汝身心,心既净矣名自利行,今更为汝略说大乘利他之行。汝可顺菩萨道自他俱利,名为净心。自除垢染名真净心,自利利他名广大净心】
 
  《净心诫观法》一共三十篇,前面二十五篇是自利行的,后面五篇是利他行,所以说,你想利益他人,你自己先要清净,自己不清净,利他人是很难的。清除自身垢染以利己修道是净心,有自利能力之后再去利益众生就是广大净心。下面偈说:
 
 
 
    【偈曰:如鸟欲游空,长力养毛翅,菩萨欲利他,养德自先利。三慧随分明,然可授人智,净心功行立,彼此俱对治】
 
  就像鸟儿要想在空中欲游,必须等翅膀长好了才有力气飞行。菩萨要利益众生,先要自利才能利他。像当老师一样,你自己要懂得知识,才能够教学生。“三慧”就是闻、思、修慧,闻思修三慧随分明,这样才能够对治自己和对治他人。

(责任编辑:清凉)